来源:-- 发布时间:2012/9/22 10:49:30 发表人:-- 浏览:10482
涠洲岛天主教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涠洲岛上,当地人称盛塘天主教堂。掩映在一片绿影婆娑的芭蕉林和菠萝蜜树林中,是清末“雷廉”地区一座最为宏伟的教堂。它的建造与清政府对涠洲“重开岛禁”、法国人有机会上岛传教有关。在清代,清政府因涠洲岛“孤悬大海,最易藏奸”而发出“永远封禁”令。清同治六年(1867年),清政府对涠洲“重开岛禁”,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利用这一机会,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。 据史料记载,当时上岛的移民“几乎全是客家人或从本省其他地方移来的,总数约6000人,其中三分之一是罗马天主教徒”。由于教徒人数众多,在涠洲传教的法籍范神父,为解决宗教活动场所,于同治八年(1869年)在教徒最多的聚居点圣堂村(今盛塘村),花了十年时间,用岛上特有的珊瑚石,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。年长的天主教徒说,当时主持建造天主堂的两位神父中,一位是范神父,另一位是麦神父,范神父是建筑工程师,他亲自指导岛上的民工(绝大部分是教徒)加工石块。有些重要的石块构件,两位神父还亲自加工,使天主堂能按设计的方案建造。在没有专业施工队和生产工具异常落后的一百多年前,建成这座哥特式教堂的确难能可贵。涠洲岛上的哥特式天主教堂,是西方文化典型代表,进门处有对联为“天涯咫尺”和“主宰群生”。在后来大半个世纪的岁月中,好几位虔诚的传教士为了传播“天主”的爱,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涠洲岛。2001年6月1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涠洲岛天主教堂建于从1861年至1880年,历时二十年建成,由当时的法兰西传教土修建,是一座青灰色石砖的哥特式三层塔楼建筑,下层是三个灰白拱门,向上过渡成青色方形塔楼,四角有尖塔突出。整座建筑,运用周密之力学设计,风格特殊,是当时全国四大天主教堂之一。建筑材料全部采用岛上出产的火山岩石、珊瑚粒块、沙浆、石灰绊海石及竹木瓦,高21米,建筑面积774平方米,可容纳教徒1500人,由钟楼、修道院、学堂、医院和育婴堂组成。钟楼之大钟铸有各种经文及花纹,乃法籍寡妇所赠送。早午晚三次报时,嘹亮之钟声,全岛可闻。文化革命期间被毁炼钢,殊为可惜。今之大钟乃政府赔偿而重铸。高大雄伟的天主堂,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衬托下,显得规模庞大,颇有气势。正门顶端是钟楼,高耸着罗马式的尖塔,有着随时“向天一击”的动势,造成一种“天国神秘”的幻觉,堪称别具一格。
钟楼有一个10多级的石造螺旋梯,只容一人盘旋而上直达二楼。顶层挂有一口铸于1889年的白银合金大钟。据说是一法籍寡妇教徒所赠,当年的钟声能传遍整个涠洲岛。每个礼拜天的上午,司钟人上二楼拉响教堂的大钟,圣堂村及近邻的信徒们听到钟声,会自觉地、安静地步入祈祷大厅。阳光透过祭台间后面的彩色玻璃和大厅两侧尖拱大窗,使教堂内部显得绚丽多彩,就在这“天国之光”中,教徒虔诚地聆听“天主”的教悔。
抗日战争时期,日军占领了不设防的涠洲岛,并在岛上盘踞7年之久,涠洲岛成了日军在广西占领时间最长的地区。日军的入侵,和平、宁静的涠洲岛变成人间地狱,岛上居民纷纷逃到教堂避难。虽然天主堂成为当地居民避难所,但终未能免祸。1940年6月,日本人以岛民外逃为由,将全岛居民赶到机场集中点名,杀了几名出海的渔民,并将几千岛民关了一天一夜。教堂里的两位神父(当地人称信神父和嘉神父)。次日一早赶到机场时,日本人在地上划了一个圈,让神父站进去。神父把手中的雨伞往旁边一丢,站到了圈子里,陪着村民站了一天。由于神父的抗议,日军当天下午将岛民放回家。6月29日,日军将两位神父抓起来关押。岛上一个放牛人看到日军在机场附近的山坡旁挖一个坑。当天晚上,日军将两位神父悄悄杀害,对外却宣称神父离开涠洲岛回国了。和平后,骨骸迁葬横岭圣地。
当改革开放后,中国共产党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政府拨款维修破坏不堪之教堂,宗教活动重获恢复。周恩来总理夫人邓颖超(全国人大副委员长)不仅来此参观,而且还捐赠了人民币1万元,用于购置教堂的日常用物。香港黎和乐神父亦捐巨款维修教堂四周墙壁。教堂现已无神甫驻守,拱门墙面刻有天主堂兴亡史,读来令人印象深刻。
每年的11月1日是涠洲岛天主教徒的"清明节",到时在外地工作的教徒都返回涠洲岛为先人祈祷。目前涠洲岛(包含斜阳岛)有天主教徒3000余人(其中绝大部分是涠洲本岛北部居民),教堂三座:涠洲岛两座,斜阳一座(已废弃)礼拜天(周日)教徒均到教堂做礼拜,逢复活节(公历4月12日)、圣神降临节(公历5月31日)、圣母升天节(公历8月15日)和圣诞节(公历12月25日)涠洲天主教教徒都要举行庆祝活动。现在去做礼拜的居民非常多,而且十分虔诚、诚恳。